close

 

柔媽很喜歡「洪蘭教授」的文章每次研讀,總有不同的體會,

也從中學習教育小孩的一些好觀念。

數年前,柔爸來柔媽娘家提親的時候,

柔嬤也曾當著全部「重量級」的男方女方親友面前說著:

「我這個女兒,什麼都不會.......」

諸如此類的話,當下也真的羞愧得抬不起頭來

或許如文章內所說「母親是為了她們好,先把醜話講在前面」

女兒即將嫁作人婦,總希望未來夫家能多擔待體諒不熟廚事的女兒。

 

一個年近30的女生,會煮的東西只有「青菜泡麵蛋」

這是事實,但也令柔媽從此更不愛進廚房,也不想接觸各式料理。

常常佩服柔爸「有強壯的胃」跟「寬大的包容心」

因為剛開始學煮飯的時候,一杯米要配幾杯水,都還要打電話回娘家問,

(很丟臉,但這是事實......就發生在一個年過30好幾,結婚2年多的柔媽身上)

有時忘了放鹽、有時鹽放的太多、有時亂煮一通....

雖然柔爸不常用嘴巴誇說這道菜好不好吃  (只有小柔柔嘴巴最甜)

但柔爸都會「默默的」配電視吃完

下筷速度快、吃的快表示今天的菜色還算ok,

下筷有點遲疑表示這道菜還有「很~大~」的進步空間。

但「人」嘛......都是喜歡被誇獎的,煮了快二年,小有進步,

每篇「柔媽廚房」裡的文章都是一路走來的過程記錄,

大家都誤會了,柔媽是個「小咖」並不是要教大家作菜,

而是要証明給柔嬤看「這是我煮的」有過程可証明,不是拍人家煮好的菜餚,

雖然曾被說的一無是處,雖然也還沒練就一身大師功夫,

至少我現在可以弄簡單的飯菜給老公小孩吃。

謝謝親愛的柔爸、謝謝曾經誇獎過柔媽的朋友們,柔媽非常的感謝大家。

也推好文一篇給大家,不只孩子渴望讚美,

對身邊的人(伴侶、同事、朋友、鄰居....)

也不要吝於給予讚美喔

柔媽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----------隔----------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7/05/11 家庭版

文/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  洪蘭教授 

 

中國人喜歡謙虛,但是過度的謙虛會造成誤會,

也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在父母心中無地位。

一個朋友,平日很少與她母親來往,過年則一定出國,以避免年初二回娘家。

原來她結婚那天,母親曾在喜宴上當眾對她的婆婆說:

「我這個女兒又懶又不會做家事,五個女兒中就數她最差,請親家母多包涵。」

這些話令在一旁的她羞愧得抬不起頭來,心中很氣,

因為她其實是所有姐妹中最能幹的一個。

聽到母親這樣說,她認為母親偏心,更認為母親不該在婆婆面前說她壞話,

讓公婆有先入為主的壞印象。

 

因此,她婚後就不回娘家,每次跟婆婆不合,就怪罪到母親身上;

夫妻吵架時,她先生也會說:「連你自己的媽媽都說你不好。」

氣得她說不出話來。

 

直到母親過世,她與其他姐妹一起守靈時,

才發現母親對每個女兒的婆婆都這麼說。

她們想不透,為什麼自己的母親要在外人前說孩子不好。

她父親聽到才說,

母親是為了她們好,先把醜話講在前面,

要婆婆有心理準備,多擔待一些。

這個朋友聽了非常後悔,但已來不及了。

 

她說,真的不懂為什麼要先講孩子不好,才能保護孩子

其實我也不懂,中國父母為什麼不能用正面的方式對婆婆說:

「我這個女兒又能幹又乖巧,是我們家的寶貝。

我真捨不得她嫁出去,請親家母像我一樣,多疼愛她一些。」

如果這樣說,孩子會非常高興,覺得母親很看重她,

嫁過去,一定不能讓母親漏氣,所以凡事要做得更好才行。

這樣一來,婆婆看她這麼賣力,一定會對她好,

而她也不會動不動就懷疑婆婆在嫌她,每天苦惱、生悶氣。

 

有人說我們是悲觀的民族,什麼事都先看負面,

父母總是喜歡罵孩子,卻不肯稱讚。

中國人也不能坦然接受別人的稱讚,

總是要謙虛一番,把不好的地方指出來;

有時還怕別人不信,加油添醋,生怕把孩子說得不夠壞。

其實,這都是對孩子自尊心的打擊。

 

在孩子小的時候,他對自己的看法,都來自於他人。

父母的評價,會影響他對自己的看法,

既然你說我壞,我就壞給你看 (心理學「比馬龍效應」)

 

外國人常能坦然接受別人的讚美,他們會微笑說謝謝,

而我們幾乎都不能,總要找出一些缺點來撫慰別人,生怕別人嫉妒陷害。

 

在教育上,

我們知道:要改正孩子的短處,最有效的方法是放大他的長處。

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被大人稱讚。

當你稱讚他時,他會更加努力做你稱讚的事,使你繼續讚美他。

久而久之,這個行為便成了常態,他也視為是自己的長處,

最後成為他在社會謀生的能力。

 

現在臺灣的媒體,幾乎都是負面的報導,使大家對人性失望,心情鬱悶。

其實,每天也有許多好事發生,

例如,三個新竹的年輕人,每個假日去撈河裡的垃圾;

也有人去復育臺灣原生種的百合和螢火蟲;

更有人組織社區之力去護山、護河。如果媒體多多報導這樣的好事,

或許我們的社會就不會這麼冷漠,人也不會那麼鬱悶了。

 

請多讚美孩子的好行為,只要他比昨天進步,

雖然尚未達到你心中的標準,也請先稱讚;

之後你會發現:孩子會更努力去取悅你,最後把長處完全展現出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3770880kk 的頭像
    i3770880kk

    小柔柔的部落格&小宥宥的部落格

    i3770880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