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 

引用自:學前教育‧12月號


文/洪蘭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

 一位國文老師告訴我,考相反詞時,她出了一題「精益求精」,她心中的答案是「每況愈下」,想不到有個學生答「適可而止」。她覺得很奇怪,便把學生找來問。這學生恨恨的說她母親每天要她「精益求精」,她已經每科九十分了,還被逼去補習。她認為凡事應該「適可而止」,所以就寫了這個答案。

我想起我孩子小時候也曾經跟我說:「假如我用50%的時間讀會了課本的80%,為什麼我還要用50%的時間去背剩餘的20%呢?」。

從閱讀中廣泛求知勝過上補習班
知識其實是相通的,應該鼓勵孩子去廣讀而不是上補習班去精益求精考一百分。當別的書印證了課本所說的東西時,那個印象才是更深刻,記憶才會更長久。

台灣的補習班那麼興盛,父母跟社會的錯誤觀念是背後的推手。有父母每天早、中、晚給十個月大的嬰兒看數字和圖形卡片,更有父母把3歲半的孩子送去學功文數學,最近報上甚至還有為了潛能開發,花30萬送孩子去吞火的事,這都是完全不必須要的,孩子長大了,成熟了,學起來輕鬆愉快,先跑不見得先贏,中間牽涉智慧的開竅。

精益求精的態度是對的,但是要適可而止。西諺說得好:「父母的態度會決定孩子的命運」,請不要迷信眼前的一百分而使孩子離開學校後,永遠不再學習。

想知道更多洪蘭教養觀點,請見12月號學前教育雜誌>>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3770880kk 的頭像
    i3770880kk

    小柔柔的部落格&小宥宥的部落格

    i3770880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