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感謝格友Eva轉寄好文給柔媽
一併po上分享給大家

 

別讓母愛透支了    文/鄧惠文

 許多媽媽有了孩子後,會把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,但有沒有相對留一些時間關愛自己?舉例而言,如果你在銀行存款不足,卻想提領巨款給孩子,是不是會透支呢?

 

在國外進修的經驗讓我發現,不同文化中對於母職角色的期待差異頗大。

 

台灣大眾一般認為女性為人母後,應該把注意力和重心擺在孩子身上。但在歐美國家,丈夫多半不認為太太應該過分專注於媽媽的角色,而忽略為人妻的角色。

 

如果太太不顧一切現實條件,執意自己帶小孩,人們常會認為太太童年時和父母間的親子關係可能有問題,以至於當了媽媽之後,出現過度投入的心態,想藉由帶孩子來彌補自己童年的缺憾。

 

許多媽媽有了孩子後,會把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,但有沒有相對留一些時間關愛自己?舉例而言,如果你在銀行存款不足,卻想提領巨款給孩子,是不是會透支呢?

同樣的,愛也是如此,如果自己童年沒有得到足夠的愛,當了媽媽,照顧小孩時就很容易透支。你可能感覺很不平衡,因為自己很想被呵護,可是小孩又需要呵護,於是可能出現壓力崩潰的危機。

 

新手父母很容易起爭執,但常常不知道在吵什麼。起因通常是教養過程中,雙方缺乏共識,彼此累積了許多錯誤的期待。

 

比方說在台灣,有些媽媽把女兒當做支持者,跟女兒訴苦,說先生對她多不好,傾訴自己的不愉快,結果小女孩被迫扮演大人的角色。換言之,小女孩的童年提早結束,導致匱乏感。

 

當情感匱乏的小女孩長大成為媽媽,可能變成對感情需索無度的人。這類媽媽期待小孩像自己小時候一樣懂事,如果孩子不懂事,她很容易覺得是先生的錯,因為先生教得不好,不夠幫忙。她會覺得很倒楣,自己小時候那麼貼心,而她的孩子卻不貼心,因此覺得一定是別人虧欠她,而那個人常常是先生。

 

情感匱乏的童年經驗,也可能讓女孩長大成為自我感覺「被拋棄的人」--覺得內心匱乏,但因為匱乏得太厲害,連要求先生的能力都沒有了,覺得自己一輩子註定要被剝削,所以把一切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,心想「當年媽媽不幸福,現在孩子也不乖,反正我就是一個不幸的女人,也沒辦法讓家人幸福」。如此含怨沮喪的心情,讓家人每天見到哀聲嘆氣、愁眉苦臉的太太與媽媽,每個人都會受到負面影響。

 

進行婚姻治療時,我常思考:太太的本分真的有那麼多嗎?一個人無止境的付出自己,是很可怕的,那會讓所有的人都很痛苦。

 

請檢視你的情緒,如果因為過度付出而處於低潮,就該找出過度付出的原因,其他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3770880kk 的頭像
    i3770880kk

    小柔柔的部落格&小宥宥的部落格

    i3770880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